艺传线上教与学⑥|召开2016级考研复试线上指导会议
2016级考研学生的初试成绩已经公布,相关复试准备工作已经有序开展。在防控疫情的特殊时期,为更好的贯彻落实“停课不停学、学习不延期”的学校要求,进一步增强我院学生的复试应对能力,2020年3月3日下午3:00-5:00,艺术与传媒学院召开了2016级学生考研复试线上指导会。
参会人员有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姜亦金、教学副院长薛慧莉、考研辅导教师王晓燕、武岳霄、苗翠杰,以及2016级考研复试学生和2019年顺利通过复试的3名优秀考研学生冯静涵、刘丽、胡玉巧。会议由薛慧莉副院长主持。
首先,薛慧莉副院长对今年的考研初试工作做了总结,2020届考研学生上线9人,其中动画3人,环艺2人,室内1人,二战学生3人,是历年来上线人数最多的一届。接着就本次视频会议的主要内容、目的及意义做了简要介绍。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提高考研同学们的复试应对能力和水平,并明确了考研指导老师的具体责任。为切实推动并保障该项工作高质量地完成,薛慧莉副院长从国家线预测、专业课复习、复试面试、导师选择、调剂选择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做了详细指导。
随后,2019年顺利通过考研复试的优秀学生做了经验分享。他们分别是艺术与传媒学院2015级动画专业冯静涵,录取院校辽宁师范大学。2014级动画专业刘丽,录取院校河北地质大学;2014级室内专业胡玉巧,录取院校江苏师范大学。
冯静涵介绍了辽宁师范大学的考研复试流程及面试的注意事项,她说,英语口语内容应简单不宜复杂,能够流畅的表达即可,专业复试应多请教指导老师和有经验的同学,勤学苦练方能成功。
刘丽同学主要从面试技巧等方面做了经验介绍,她说,要尽可能通过QQ、微信、微博等方式提前了解并联系导师,对导师的研究方向及发表过的文章做好功课,做到有的放矢。面试时要准备好作品集,并对作品集的排版做到精心设计,把老师的关注点吸引到作品上来,并准备好与作品相关问题的应答策略。面试时应随机应变,做到应答自如。关于调剂,她说,如果成绩不够理想,在调剂系统开放前要找好调剂学校。即使选择好调剂学校后,仍没有收到复试通知也不要灰心,要继续寻找调剂学校。
当面试中遇到用英语做自我介绍时,胡玉巧同学说,要真实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,不要说些自己不了解的方面。专业课面试要准备好大学期间的专业成果、发表过的论文。多读相关专业书籍,比如,李泽厚的《美的历程》、宗白华的《美学散步》等。

考研复试指导老师王晓燕、武岳霄对考研复试准备工作做了具体指导。王晓燕老师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,对各专业应对复试的侧重点、跨专业考研注意事项、调剂和疫情期居家学习的方法等方面做了详细指导,提出利用线上模拟的方式进行面试演练,进一步熟悉面试流程和增强自信心。
武岳霄老师从英语口语表达、专业作品集准备、回答专业问题的方法等方面做了详细讲解。并对学生复试专业手绘中出现的问题做了相应指导。她说,面试时应穿着得体,语言精炼,回答问题要大胆自信。
会议最后,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姜亦金详细询问了每位上线学生实际情况,并提出了具体的帮扶对策,对3位往届优秀毕业生的分享表示感谢,对考研指导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肯定。最后姜院长总结发言,姜院长指出,面试是综合能力的体现,应多读相关专业书籍,拓宽知识储备。并对下一步复试指导工作做了具体安排,姜院长要求各位指导教师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再接再厉,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,培养学生的自信心,不遗余力地发挥专长,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,使每个学生的复试备战更加顺利。并预祝所有考研学子金榜题名!
在疫情防控时期,艺术与传媒学院为考研复试同学安排了一对一的指导教师,针对每位学生的复试科目安排专业对口老师进行辅导。电话及线上帮助学生分析复试中应注意的问题、答题技巧、帮助联系调剂院校,想尽千方百计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复试。